鱼尾巴长白点什么病?
病原为鱼波豆虫,寄生于金鱼的尾部和臀部,是波豆虫家族中最大的一种,繁殖时产出卵囊,在宿主组织内形成白点状囊肿,故称白点病。
治疗白点病较简单,用市售晶体敌百虫0.5-0.8克,浸洗病鱼 3-5分钟,可杀灭病原。如用5-10毫克/升浓度的呋喃唑酮浸泡病鱼2-4小时,或每100升水施入20毫克痢特灵也有同样功效。
此病流行季节长,从5月开始到10月都有发生的可能,特别是在饲养管理不善、水质恶化、密度过大、鱼体衰弱时,易诱发此病。病原适宜在偏碱的水体中发育,因此,在水质偏瘦的池塘易发生此病。此病仅危害鲤科鱼类的金鱼。
病鱼鳍条末端局部肿胀,尤其尾鳍更为严重,外观呈白色棉絮状或玉白色,因此俗称棉花病、白头白尾病。鳍条上的病灶由纤维素渗出物及大量虫体所构成。病鱼因鳍脚肿胀而失去游动能力,行动缓慢,常独游池角,无法摄食而死。
此病易在鱼出、入池和捕捞放养过程中发生外伤后感染发病。在密度过大、水质差、水温在 20-25℃、PH在7.5-8.8时也易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