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的眼睛为什么会黑?
“猫的眼睛为何是黑的”,首先从眼睛结构上来讲,猫科动物(包括家猫)的眼球是呈圆锥状的,和人类的眼球结构不同,所以从眼眶里面看上去不是那么饱满。其次,家猫(Feline)属于夜行动物,白天活动的时间其实很少,而晚上通过眼睛来认知世界的能力却比人类强很多倍。 在黑夜中,它们只需要很小的视野就能看的很清楚了,这时它们瞳孔的大小就可以控制进入眼内光线的量。
当外界光线很强的时候,比如白天或者开着灯的夜里,猫的瞳孔会放大,进入眼睛里的光线就会增多;而当外界光线很暗时,例如黑夜、黑暗的房间,猫的瞳孔会极度收缩,这样能减少光源进入眼睛的数量。
因为家猫是夜行性动物,所以它的瞳孔在夜间可以扩大10倍以上[2] ,而人的瞳孔大小一般只在白天会扩大到夜晚的4-5倍。所以在光照强度不同的环境下,人跟家猫的瞳孔大小对比是这样的—— 白天: 人=猫 傍晚: 人>猫 黑夜: 人<猫 当然,在黑夜中,由于人类自身视力的问题,看东西是很模糊的,此时如果开一盏小灯,人的瞳孔会立即扩大,这是为了增强夜间的视者能力。然而,猫的瞳孔不会随意变大变小,否则晚上开了灯,它岂不是要瞎!
事实上,猫的瞳孔只有在大致相同的光照条件下才会扩张或缩小,以保持视网膜两侧所成像的大小一致。当环境亮度发生突变时,如灯突然被打开,它的瞳孔并不会像人一样立马放大,而是需要大概30秒左右才能逐步调节至适合的水平[3] 。这就是家猫与人类在视觉上的差距一一家猫是低等动物,它的眼睛没有象人类这样的视觉神经细胞和一系列复杂的视觉传导通路,因而无法通过大脑进行处理,从而丧失了主动视觉调节的能力(近视、远视、散光等)。
正因为如此,它们的眼睛对光的反应是不敏感的,只能识别明暗,而不能区别不同波长的光,因此也就不能区分颜色了。 另外需要提一下的是,虽然绝大多数猫的眼睛都是黑色的,但也有一些品种的眼睛是黄色、蓝色甚至琥珀色的,这主要与遗传有关(颜色越浅,表明基因越接近野生祖先,对弱光的敏感程度越高),而这种先天遗传的因素是难以通过后天的训练改变的。